烏蘭布和沙漠里的“種”光人
內蒙古巴彥淖爾訊:位于內蒙古巴彥淖爾磴口縣的烏蘭布和沙漠,是我國八大沙漠之一。在蒙古語中,烏蘭布和意為“紅色的公牛”。曾經,這頭“公牛”在當地橫沖直撞,啃良田、毀房屋、造風沙……如今,這里“沙害”變“沙金”、“沙窩”變“金窩”。這變化源于電務公司承建的烏蘭布和沙漠東北部新能源基地先導工程。
“光伏本身可以治沙,同時光伏效益還可以反哺治沙。”該項目經理譚豐存在前期籌備會上介紹,項目采用板上發電、板間種植、板下固沙相結合的模式,按照光伏板前沿距地面高度不低于1.8米、前后陣列間距不小于12米的標準進行設計,實現光伏產業與生態治理有機結合,讓光伏成為破解荒漠化治理、生態修復的“金鑰匙”,為區域經濟與生態的共同發展提供支持。
該項目嚴格貫徹落實集團公司“百日大干? 決勝全年”要求,在內蒙古勘察設計院總承包組織的勞動競賽上,分別獲得安裝工作單項冠軍和綜合冠軍,這也是該項目第2次收到業主單位授旗。“自進場以來,憑借優質履約,我們已累計獲得4次安裝冠軍等榮譽,擦亮了‘十一局電務’品牌,為公司在內蒙古區域的市場開拓和業務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譚豐存說。
作為該公司重點項目,總部多次派出專項指導小組,幫助項目厘清工作思路、解決施工難題。在物資管理方面,該項目強化物資供應流程,安排專人盯崗,確保所需物資能夠及時到位,并直接將大型支架等材料堆放到施工場地內,優化物流動線。同時,積極與廠家溝通,協調專人進駐現場,實時掌握發貨速度,解決現場安裝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問題,進一步提升了施工效率和工程質量。
在班組建設方面,該項目堅持穿透式管理,每個班組配備班組長,加大指導幫扶、溝通交流和協調指揮力度;加強進場人員技術交底,研制光伏支架安裝工具,提高光伏支架安裝效率;積極響應公司“大興學習之風”文件要求,組織開展光伏支架和組件安裝、逆變器安裝、電氣安裝等培訓學習活動,以學促干。“我們還重點關注沙漠行駛安全問題和駐地沙塵暴風險,多次組織開展學習培訓,增強員工風險意識。”譚豐存介紹。
目前,該項目1600余名建設者奮戰在各個工點,搶抓施工黃金期,不斷加快施工進度,持續掀起大干熱潮,奮力沖刺全年目標,預計11月底實現首次并網發電,12月底正式全容量并網發電。該項目建成后,將為區域電網提供500MW的清潔電力,每年減排約30萬噸二氧化碳,有效優化當地能源結構,促進當地經濟發展。
? ? ? ? ? ? ? ? ? ? ? ? ? ? ? ? ? ? ? (管若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