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楷模與少年”面對面
集團公司盾構工匠走進小學課堂
湖北武漢訊:“叔叔,地鐵隧道是怎樣建成的?”“盾構機是怎么工作的?”“在地下施工是涼快還是很熱呢?”9月30日,在武漢市中山路小學紫金分校的禮堂里,一群小學生簇擁著喬曉亮問個不停,“楷模與少年”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在小朋友們的期待中正式拉開序幕。
此次活動在中共武昌區委宣傳部、武昌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的指導下,由中山路小學紫金分校與我集團聯合開展。
“我是一名盾構機械師,我的工作就是為這些‘鋼鐵巨龍’注入新的活力。”集團武漢重型裝備有限公司總機械師喬曉亮開始分享他的故事,在與盾構機“并肩作戰”的15年中,他先后研發油缸耐壓檢測、傳感器檢測、輪軸拆卸等20余種工裝,確保機器細致全面的“診療”,改造效率較以往提升30%以上。并可根據實際的施工需求對盾構機進行定制化改造,自主設計刀盤以及各項核心部件,攻克了盾構改擴徑難題,并對硬件配置、軟件編寫以及安全性進行了全方位改進,編制了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上位機系統,可適應不同品牌的盾構機,成功突破了技術壁壘,推動了盾構系統“國產化”。自主設計的plc系統比原機系統運行穩定性提升30%,降低了設備的故障率,經改造后的盾構機掘進效率提升20%。
目前,喬曉亮和他的團隊在盾構裝備設計、維修、再制造等領域已實現多項技術突破,現已掌握盾構機刀盤設計制造、盾體擴徑縮徑改造設計以及電氣控制系統關鍵技術。先后完成6—12米級盾構機維修再制造140臺套,改良20余項工裝成功應用于盾構再制造,再制造的盾構機已應用在北京、蘇州、武漢等地鐵項目。通過技術的創新和改進,使老舊的資源得到再利用,再制造產品的成本僅是新品的50% 左右,實現了節能60%、節材70%、污染物排放量降低80%,為公司節省資金1000萬元左右,從而達到節約資源、實現綠色化產業鏈目標。
此次活動受到小朋友們的熱烈歡迎,紛紛舉手提問,汲取“盾構建設知識”,當得知我集團參與了武漢幾乎所有地鐵線路的建設,現場更是響起陣陣掌聲。活動尾聲,喬曉亮為學生們送上寄語:“希望大家勇敢追求自己的夢想,即使遇到困難,也要心懷夢想、砥礪前行。相信自己,你們一定能找到成就自我價值的道路!”
近年來,城軌公司致力于產業工人及盾構工匠人才的培養,推動傳統技能人才向數智化人才轉型,僅公司內部就擁有全國盾構工匠2人、湖北省“荊楚工匠”3人、武漢市“黃鶴英才”1人、黃陂區“木蘭匠才”1人。并與鐵建重工、北京盾構工程協會、中國工程機械學會、中國設備管理協會等行業平臺建立了合作機制,聘用協會專家、大國工匠作為培訓基地的外部師資力量,打造具有鮮明工匠元素的師資隊伍,公司盾構基地被湖北省工會授予“荊楚工匠學院”,為建設現代化強國培育出更多的高技能工匠人才。
? ? ? ? ? ? ? ? ? ? ? ? ? ? ? ? ?(黃雪翎? 張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