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字里的趣事
名字里的趣事
彭海鷹
昨晚,我做了道螞蟻上樹。皮皮扒了兩下問我:“姨媽,這明明是粉絲炒肉,為什么要叫螞蟻上樹?”
我說:“大家都是這么叫的,可能是為了引起別人注意吧?”
??? “那螞蟻在哪里呢?”
“就是那些小小的肉粒呀!這只是形象的比喻,就像老婆餅,里面并無老婆!”
“對的,獅子頭里面也沒有獅子,只是說明那個肉丸子比較大而已。”
“這就是廣告宣傳,很多產品或者地名就是這樣讓人熟知的,說的人多了,記住的人才不會少呀!”
這不禁讓我想起多年前的一則趣事。
那一天,一群同事圍坐一起聊天。
陸姐說:“昨晚那一家的羊肉串真地道,味道不錯!”
于姐說:“是的,服務員的態度也很好,下次有機會我們再去那里吃……”
我上前湊熱鬧:“你們在哪里吃的?有時間我也去一下。”
“新加坡!”
??? “啊?那么遠啊?我沒辦護照,暫時去不成了,你們是坐飛機去的吧?”天真如我,心里還在想,昨晚她們都在新加坡,怎么現在就到重慶的新橋了?還未來得及細想,陸姐回話說:“我們是走路去的。”
“走路啊?那不是要走很久啊?”
“不用啊!10多分鐘就到了。”
“可是,新加坡不是另外一個國家嗎?”我話音剛落,大家笑得前仰后合。
陸姐一邊笑一邊說:“親愛的小彭,你太可愛了,我們說的這個新加坡,是新橋加油站坡坡上吃羊肉的地方,簡稱新加坡。”
哦,是這樣呀!雖然鬧了個大烏龍,但自此,新加坡羊肉館在我心里扎了根,我不僅帶著親朋好友去品嘗了那里的美味,每次從它門前路過,還總會想起當年的開心事。
在名字的運用上,我比較佩服的人還有我公公。剛開始沒注意,后來發現,他給每個孩子取的名字都很實用好記。比如我先生,名叫雙林,有一次我去成都出差,發現那里有條街道就叫雙林街,瞬間感覺走在了自家道路上。后面再到外地出差,又見到諸如雙林藥業、雙林生物的企業名字等,頓時感覺雙林先生身價暴漲。雖然這些產業與他沒有半點關系,但就是讓我覺得,我們的未來一定會一片光明。雖然身處陌生城市,卻感覺先生一直陪在身旁,鮮有陌生慌亂之感。
在四川廣安開往重慶的高速公路上,設有慶華、春華的地名,這也是公公給二姐、三姐取的大名。每次從那里經過,我都會覺得特別親切。我向老公打趣:“你們的名字可有價值了,時時處處被人念著、叫著,感覺是不是很不錯呀?”先生笑而不語。
直到有一天,我去樓下買東西,突然發現,旁邊的小賣部掛了一塊大牌子,上面寫著“海鷹五金”。
那一刻,我不僅覺得親切,更是興奮大于激動。我立馬跑入小店買了一大堆能用不能用的東西。
誰能拒絕一個與自己有著高度認同感的名字呢?哪怕它只是一個與你毫不相關的名字。
(作者單位:五公司精神文明建設辦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