橋 魂
橋 魂
沈正華
??? 橋梁也有魂嗎?我的回答是:有!
故事要從一座橋講起。它叫隴海鐵路八號橋,始建于1922年,高45米,是當時全國最高橋。然而,這座創造全國之最的橋梁,并不是中國人設計的,它的設計者是英法及比利時三國工程師。1938年5月,日軍沿隴海線進犯,國民黨軍無力阻擋,將大橋破壞;解放戰爭中,為阻擋解放軍進軍大西北,國民黨軍再次將大橋破壞,只剩5個遍體鱗傷的橋墩。
可以說,它是舊中國積貧積弱的縮影!
1912年,孫中山先生感慨:“今日之世界,非鐵路無以立國!”那個年代,中國大地上9000多公里鐵路,大多數被列強控制,為了中東鐵路,日本和沙俄在中國東北發動了日俄戰爭。那時,中國的橋要靠外國人設計。
1937年,我們自己設計施工的第一座鋼鐵大橋——錢塘江大橋建成。但通車89天后,為了阻斷日軍南下,建橋者就忍痛將橋炸毀。
這些橋的身上談不上靈魂,有的只是屈辱與辛酸!
這些屈辱要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洗刷。而烽火中成立的鐵道兵第一師,就是黨領導的鋪路架橋的英雄部隊。
1949年8月,為解放大西北,鐵道兵一師一團奉命搶修八號橋。面對高高聳立的橋墩,青年楊連第冒著生命危險,利用橋上殘存的鐵夾板,搭設單面云梯,成功登頂,之后又在墩頂爆破百余次,使大橋提前20天通車,被授予“登高英雄”稱號。八號橋從此有了英雄的氣質、神圣的橋魂。
這種橋魂一脈相承,見證國家的自立。抗美援朝,鐵一師是首批入朝的鐵道部隊。冒著敵人狂轟濫炸,戰士們轉戰鴨綠江大橋、百嶺川大橋、清川江大橋,用一根根枕木搭建起打不爛、炸不斷的鋼鐵運輸線。英雄楊連第也犧牲在修橋的戰斗中。為了紀念他,八號橋被命名為楊連第橋,這是我國唯一一座以人名命名的鐵路橋。楊連第以生命澆灌了不屈的橋魂。
這種橋魂一脈相承,見證國家的自強。1957年,長江上架起第一座大橋——武漢長江大橋,毛主席揮毫寫下“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楊連第連參與大橋建設,留下了“登高印記”。社會主義建設時期,中國新建鐵路37000多公里,鐵道兵修建了最艱難的1/3。鐵一師參與10余條鐵路建設,完成成昆鐵路密馬龍大橋、拉舊大橋和襄渝線毛家灣大橋等數百座橋梁建設;兵改工以后,十一局在特殊橋梁施工領域步步登高,為洛三高速許溝特大橋、贛龍鐵路吊鐘巖特大橋等一系列高難度橋梁注入靈魂。
??? 這種橋魂一脈相承,見證民族的偉大復興。進入新時代,中國交通事業飛速發展。十幾年間,中國高鐵里程從0起步達到4萬公里,為世界第一;鐵路總里程突破15萬公里,居世界第二。
我們中鐵十一局參與80余條普鐵、60余條高鐵建設,用3000多座橋梁丈量祖國大地。我所在的一公司,更是將橋梁作為三大品牌之首,向國內領先、世界先進邁進。
一公司承建的西成客專跨西寶高鐵特大橋是國內最大跨度的高鐵簡支鋼桁梁橋,獲得詹天佑獎和國家優質工程獎;浩吉鐵路漢江特大橋是國內跨度最大的重載鐵路斜拉橋,獲得魯班獎。
在廣東佛山,南沙港鐵路跨西江斜拉橋主跨600米、塔高208米,是世界貨運鐵路中同類型結構跨度最大的斜拉橋。一公司掌握的鐵路大跨度混合梁斜拉橋綜合施工技術,總體達到國際先進水平,部分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在福建湄洲灣,10.8公里的海域上,十一局在世界范圍內首次在海上運用40.6米移動模架、千噸級架橋機施工,建成國內首座跨海高鐵矮塔斜拉橋——湄洲灣跨海大橋。大橋被國資委評為“央企十大超級工程”,自主研發的“昆侖號”架橋機被評為“央企十大國之重器”。
此外,還有在建的襄陽內環線跨襄陽北編組站大橋、南玉鐵路六景郁江特大橋……
回望百年,從三門峽到湄洲灣,從45米到208米,從受制于人到走出國門。我們看到,不光青年的命運與時代緊密相連,連橋的命運也和時代緊密相連。如今的我們何其有幸,遠離戰火硝煙,可以平視這個世界;我們生逢盛世,可以用自己設計、建造的橋梁刷新世界紀錄。
那么什么是橋魂呢?橋魂就是我們不滅的軍魂,是“為國筑路、為民架橋”的初心,是我們傳承不息的“登高精神”。這種精神,讓楊連第犧牲70年后依然是活著的青年!這種精神,讓企業走過70多年歷程依然永葆青春!這種精神,讓我們在未來的挑戰中無往不勝、無畏登攀!
橋魂在哪里呢?它不僅在橋上,更在“十一局人”的血脈傳承里,在我們求索、登高的路上,它發自鐵建青年的心海,匯成氣壯山河的誓言:請黨放心,強國有我!請黨放心,強國有我!
??? 圖1:國內首座跨海高鐵矮塔斜拉橋——福廈鐵路湄洲灣跨海大橋。
??? 圖2:世界最大跨度鋼砼結合梁斜拉橋——南沙港鐵路跨西江斜拉橋。
(作者單位:一公司團委)
??? 欄目名稱:登高精神
????????????? 歷久彌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