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a级高清视频在线观看-成人a大片在线观看-成人a大片高清在线观看-成人av在线播放-一a一级片-一 级 黄 中国色 片

刷新杭州地鐵建造速度

——城軌公司承建杭州在建最深地鐵車站封頂紀實

編輯發布:宣傳部報社 ??時間: 2022-01-14 ?【字體:

刷新杭州地鐵建造速度
——城軌公司承建杭州在建最深地鐵車站封頂紀實
何赟
 
  2021年12月30日,2022年杭州亞運會的重要配套工程——被稱為“中軸快線”“換乘之王”的杭州機場軌道快線西湖文化廣場站順利封頂。該站是杭州地鐵1號線 、3號線和機場軌道快線的三線大型中轉樞紐換乘車站,深度達37.66米,是目前杭州市在建最深地鐵車站。該車站位于杭州中心區域,臨近既有1號線和上世紀90年代老舊房屋,施工場地極為狹小、地層地質復雜,交通導改、管線遷改錯綜復雜,是杭州目前在建施工難度和風險最高的地鐵車站之一。作為全線重難點控制性工程,此次順利封頂為后續工程推進打下了堅實基礎。

??? 多管齊下,刷新杭州建造速度

  “難度極大,風險極高,工期極緊!”該項目經理周坤用三個“極”直言“壓力巨大”。為確保施工平穩推進,公司主管高度重視,多次召開施工生產分析會,并派出專業團隊為項目把脈問診,對技術難點、安全風險點、工籌策劃等一一進行深入分析。千頭萬緒下,項目開工伊始,周坤就和建設團隊統一了思想:“進度是解決一切問題的總鑰匙。”
??? “2019年3月初項目組織進場,3月30日完成綠化遷移,4月12日完成4棟288戶居民房屋的拆遷……”在如此繁華的中心地帶建如此復雜的地下車站,必須一舉搶占先機。項目部在當地政府和業主的大力支持下,一一清除了影響開工的征地拆遷、綠化遷移、市政設施拆除、水電安裝等“攔路虎”,上場之初就交上了一份漂亮的答卷。
  而讓項目書記張智頭痛的還有橫跨基坑的110kv電力線。電力線每年只有兩次遷改割接任務計劃,為了抓住時機,項目團隊超前籌劃,積極對接協調,從設計、施工、夜間占道審批等各個環節,安排專人全程跟蹤,4個月時間就完成了設計出圖和遷改割接,順利趕上了下半年割接的“末班車”。
  施工未動,方案先行。在打開建設局面的同時,周坤和項目團隊緊鑼密鼓地進行了一系列專家論證、方案優化。西湖文化廣場站主體原設計分為兩個基坑,通過設計優化,項目調整了西基坑支撐體系,主體東、西基坑同期開挖,增加挖土點,提高基坑開挖工效;東、西基坑分坑墻隨挖隨鑿,消除了后期分坑墻破除風險,大大縮短了施工周期。
  車站北側附屬出入口距離20世紀八九十年代的老舊房屋只有3米,對既有老舊房屋保護技術要求非常高。上場之初,雖然還沒到附屬工程施工,但項目部見縫插針,在前期管線施工期間,就同步進行北側附屬圍護結構施工,實現了主體與附屬的同步實施。附屬地墻的先行完工,不僅提前解決了日后“卡脖子”的隱患,還在鄰近車站的老舊小區房屋與主體基坑之間,牢牢筑起了一道“隔離墻”,在主體基坑開挖期間,對保護房屋沉降起到了關鍵作用。
  此外,在地質地層情況極為復雜的條件下,項目團隊反復研究,開創了“成槽機開挖至巖面+旋挖鉆入巖引孔+洗槽機入巖成槽”的施工方式,實現了深入巖地下連續墻的快速成槽。通過工法創新形成流水作業,施工工效由5天/幅提升至最快1.5天/幅。
  與此同時,項目團隊還大膽進行工藝創新,在保證蓋挖板質量的前提下,將蓋挖板“地膜”施工方案調整為超前開挖、“矮支架”施工,將每段蓋挖板施工時間由7天縮短至5天以內。項目部充分利用軸力伺服系統“智能軸力補償”科技優勢,在蓋挖板施工期間,適當增加蓋挖板上方鋼支撐軸力,將原設計跳倉開挖調整為順序開挖,形成流水作業,整層蓋板分9倉在36天內快速完成,進一步加快了施工進度,減小了時空效應,有效控制了基坑變形。
  最終,不到9個月的時間,從基坑開挖到結構封頂,項目團隊刷新了杭州地鐵五層車站施工的新紀錄。

??? 精益求精,“掏”出一座地鐵站

  西湖文化廣場站是杭州在建最深地鐵車站,端頭井外掛換乘大廳基底距離運營中的地鐵1號線只有1.66米,距離即將運營的3號線僅0.6米,且換乘大廳遍布交通繁忙的十字路口下方,前后需要4次大型交通導改、數次小型交通疏解、“拼豆腐塊”式的組織施工。五層車站主體地下四、五層采用全蓋挖法施工,地下一至三層采用半蓋挖法施工,又是“疊合墻”的復雜工藝,地下四、五層的土方需要從十幾個預留的洞口一點點掏出來,鋼支撐安拆、材料運輸需要從洞口多次倒運……“可以說,就像地道戰一樣,這是一座需要地下‘掏’出來的地鐵站!”周坤說。
  “這里管線復雜,周邊眾多高樓、裙樓肥槽里面,經年累月已經形成了存儲水量驚人的水囊,基坑開挖滲漏水的風險極高!”參加臨近該站地鐵1號線施工的專家吳祖福指出:西湖文化廣場站地下水位常年處于地面以下1.6米,地下13米都是回填土和粉砂地層?;娱_挖稍有不慎,就會導致運營線發生沉降或者偏移,后果不堪設想。
  為了做好基坑開挖變形控制、滲漏水防治,切實保護好運營線路,項目團隊在運營線四周地面和地下密布水位監測點、測斜監測點、地面沉降監測點,運營區間隧道內更是采用自動化監測手段,監測數據實時傳輸到管理人員的手機客戶端,每兩個小時出一次檢測報告;對影響范圍區間管片螺栓進行復緊;對地墻施工質量進行嚴格控制,對地墻接縫薄弱處進行高壓旋噴止水處理;基坑開挖嚴格執行掏槽探縫,對風險進行預排查、預處理;利用軸力自動補償系統“黑科技”進行軸力智能化監測調整,嚴格控制圍護結構變形;成立運營線保護領導和應急處置小組,現場常備各項應急物資和應急隊伍。通過一系列嚴格、科學的管控措施,成功保證了運營線及老舊房屋在車站基坑開挖期間變形控制在規范及設計允許值以內。
  此外,8000噸車站主體鋼筋、2.4萬方車站主體混凝土……這么大的施工體量,這么復雜的施工工藝,如何在保證工程進度的同時保證質量,是擺在項目團隊面前的又一道難題。
  “結構尺寸不能出問題、混凝土要保障連續澆筑、振搗要密實、鋼筋接頭質量要保證……”項目技術負責人王承懷仔細審核每一份施工方案和技術交底,把好源頭關。技術團隊每天泡在工地上,在現場超前技術指導、過程質量把控,自檢不合格堅決不報監理驗收。西湖文化廣場站開挖范圍淤泥地層厚度超過20米,基坑周邊既有運營線、淺基礎房屋對變形控制要求極高。地下四、五層蓋挖施工,項目積極優化蓋挖板施工工藝,將原設計土模施工調整為矮支架工藝,消除了淤泥土里下翻梁開挖、墊層找平困難、效率低下等問題;同時采取砼墊層加竹條網、支架加墊板等措施,提高墊層整體穩定性?!拔骱幕瘡V場站成型質量,體現出了十一局的專業水平!”質監站負責人在檢查完項目工地后豎起了大拇指。
  為了加強對現場技術質量的管控,項目部成立了技術攻關小組,及時解決現場施工難題。項目團隊撰寫的“如何減小臨近運營線MJS加固對隧道變形的影響”QC成果獲上海市2020年一類QC成果;研發的“一種用于施工現場的多級沉淀池”“既有隧道上方基坑開挖保護結構”獲國家實用新型專利。項目在杭州地鐵集團季度安全質量文明施工評比和“立功競賽”評比中,多次獲得“第一名”。

??? 攻堅克難,啃下全線最硬骨頭

  對于西湖文化廣場站的難,項目團隊是深有體會的。
  “你看圍護結構地下連續墻共計99幅,墻寬1.5米,最重的地墻重達120多噸,起吊總高度近60米,有20層樓房那么高。”項目安全總監王周軍幾個月幾乎沒有睡過一個囫圇覺:“中心城區這種重大吊裝,我不在現場根本睡不著!”
  西湖文化廣場4次大型交通導改,涉及3條城市主干道路近1公里的交通標識標線遷移、公交站點遷移、交通設施遷移、護欄遷移、車輛行人安全引導、瀝青鋪設、圍擋拆裝、照明設施遷移等工作,交警大隊要求晚上10點開始交改,第二天早上6點就要全部恢復交通。項目全體管理人員加上交改隊伍近150人全部穿上反光背心,通宵夜戰,每次都是項目經理、書記帶隊,全體班子成員、黨員干部帶頭,全體管理人員并肩作戰。凌晨5點多順利完工,盒飯送來大家都走不動了,全體席地而坐吃盒飯。
  項目團隊白天晚上盯控在施工一線,通宵達旦協調隊伍、編制方案;一線管理人員白加黑、五加二兢兢業業,堅守崗位,通過項目全體員工的團結奮進,保障了車站的安全、質量、信譽、工期等全面受控,順利實現封頂。
  作為企業在杭城創譽的窗口,施工過程中,該項目還嚴格抓好日常文明工地建設,并在標準化管理的基礎上,大膽創新,建立了項目智慧化工地實施方案,人員進出工地實名制管理系統、設備巡檢系統、智能監控系統、揚塵噪聲監測與噴淋聯動系統、污水凈化處理系統等智能系統,進一步提升了項目文明施工水平,連續三年榮獲杭州市、區級地鐵辦標準化工地建設優秀單位。
  項目部還積極與周邊小區、社區、街道、城管、交警等各方形成聯動,先后與朝暉街道開展“黨建聯建活動”、在梨園社區開展“美化環境、關愛老人志愿服務”、與天城府小區業主開展“共度端午佳節”“地鐵工地宣傳日”等活動,通過黨建聯建、志愿服務、宣講地鐵施工知識,工程建設得到了居民的理解和認可,有力促進了項目施工生產的快速推進,保障了這座緊鄰運營、連通三線、超深五層蓋挖車站的安全順利封頂。
  圖為該項目施工的西湖文化廣場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