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公司參建的巧家縣復建等級公路正式通車
本報云南昭通訊:2021年12月30日,二公司參建的云南昭通巧家縣復建等級公路正式建成通車,大力支持了全球在建規模最大水電站白鶴灘水電站的建設,同時也為巧家縣人民修建了一條民生路、致富路。
巧家縣復建等級公路是云南省昭通市巧家縣境內原S303省道及其連接鄉鎮公路的復建工程,線路全長78.467公里,其中新建路基段落48.38公里。該項目同時也是白鶴灘水電站建設的配套工程,由于電站下閘蓄水將淹沒現有濱江公路、昭巧二級公路、金中公路、硫磺洞至爐房公路、巧大公路部分路段,因此,復建等級公路就成了沿線群眾出行的主要通道,是涉及當地群眾生產生活的重要民生工程。
自2019年3月開工以來,面對山高谷深、氣候高溫、生態敏感等嚴峻考驗,該項目嚴格遵守“品質工程”理念,大力開展“風險管控年,黨員當先鋒”“對標先進,守正創新”“大干100天勞動競賽”等活動,緊緊圍繞施工進度、安全質量、環境保護等管理指標,全面推進項目管理升級,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巧家縣地處小江地震斷裂帶,地質構造復雜,開挖隧道,疏松的土層就會往下掉。”項目常務副經理趙駿介紹,“在這里打隧道,就如同在豆腐里施工一樣,難度非常大!”
該項目共有隧道14座,多條隧道進出口在懸崖峭壁之上,途經區域山高谷深,工程地質復雜,存在偏壓、巖溶及巖溶水、巖堆、滑坡等挑戰和困難。更讓人受不了的是巧家的高溫,極端時高達45度,在這樣的條件下施工,難度可想而知。
其中,大花地隧道是項目全線重難點控制性工程之一,全長2367米,最大埋深540米。隧址區地質破碎、圍巖差,洞內地下水豐富,伴有大量涌水災害發生,施工難度大,安全風險高。
為啃下這塊“硬骨頭”,該項目加大技術攻關力度,將超前地質預報和隧道監控量測貫穿于施工全過程,嚴格按照新奧法組織施工、雙向掘進,同時采用超前管棚引水、水泵抽水和水溝排水等措施,有效解決了隧道涌水量大的問題。他們還根據現場圍巖變化實際情況,不斷優化調整施工方案,合理配置人員和機械設備,不斷加快施工進度,確保了隧道安全順利貫通。
該項目位于云貴高原西北,山高谷深,地質條件差,被稱為“滑坡、泥石流博物館”。全線重難點工程以禮河大橋全長461.76米,設計最深樁基50米、最高墩柱131.5米、主跨135米,可以稱得上是“云端天橋”。
以禮河大橋多個橋墩位于陡峭山體上,施工機械及材料無法正常入場,只能在原省道邊上打通便道進入。由于便道坡度較大,加之土質松散,安全風險極高。面對困難,他們修建了“之”字形便道,并在便道外側加固混凝土防撞護欄,對坡度較大的部分路段進行C20混凝土硬化,對容易垮塌的部分進行系統掛網及坡面防護,保障了施工機械和材料順利進場。
施工過程中,該項目始終堅持“高品質、高標準、高效率”的施工理念,全力推進建設工作。面對橋墩高、跨度大、施工位置險峻的情況,創新采用高墩爬模、連續梁、直線段無配重現澆施工技術,同時加強臨邊防護,避免施工平臺物體滑落,影響下方車輛通行。在項目團隊的努力下,以禮河大橋提前一個月順利合龍。
在近3年的建設過程中,該項目合理配置資源、強化現場管控、優化施工工藝,安全、質量、進度、效益、環保等始終全面受控。由于隧道眾多,該項目加大地材自加工力度,實行母料產運一體化,提高了母料利用率。同時充分利用該地區水文資源豐富的優勢,在錯峰用電方面深入挖掘,節能創效成果顯著。他們還充分利用收尾格巧項目現有板房、物資、機械和周轉材料倉庫,為企業創造了可觀的經濟效益。
在項目團隊的共同努力下,他們先后榮獲集團公司2020年度項目管理升級標兵項目經理部、二公司2020年度二次經營工作先進單位和施組方案管理先進單位、2021年武漢建筑及勘察設計行業勞動競賽優秀創新項目(外埠地區)等多項榮譽。
巧家縣復建等級公路建成后,對于改善沿線地區交通條件、滿足群眾生產生活需求、服務白鶴灘水電站庫區經濟發展、助力巧家鄉村振興等具有重要意義。
圖為合龍后的以禮河大橋。
????????????????????????? (孫震 郭迪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