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鐵十一局參建的杭衢高鐵開始聯調聯試
本站浙江杭州訊:9月23日,中鐵十一局參建的新建杭州至衢州高速鐵路(以下簡稱杭衢高鐵)進入聯調聯試階段。
檢測列車在杭衢高鐵線路上行駛(唐業堡 供圖)
杭衢高鐵位于浙江省杭州市建德市和衢州市境內,正線全長約131公里,設計時速350公里,共設建德(既有)、建德南、龍游北、衢江(預留)、衢州西、江山(改擴建)6座車站,橋隧比達78.7%,是浙江省“大通道”建設的標志性工程,也是國內首條采用“PPP+EPC”(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工程總承包)模式運作的高速鐵路。
由中鐵十一局承建的杭衢高鐵站前2標管段全長37.27公里,包括橋梁26座、隧道7座、路基25段等施工任務。
天池山隧道進口(唐業堡 供圖)
天池山隧道是杭衢高鐵全線最長隧道,全長約4154米,最大埋深達297米,存在危巖、落石、崩塌及富水斷層等不良地質,施工技術難度大、安全風險高。為打造高品質隧道工程,該項目嚴格落實網格化管理要求,積極應用智能化機械設備,全面提升智能建造水平。隧道全工序施工采用智能信息化襯砌臺車、防水板自動鋪設臺車、整體移動式液壓式溝槽模板臺車等10余套先進機械設備,實現安全穿透式管理。同時,他們還積極開展微創新應用及科研課題研究,先后推出濕式鉆孔、中空注漿錨桿等10余項創新性工藝工裝,極大提升了施工效率。
杭衢高鐵跨金千鐵路特大橋(唐業堡 供圖)
杭衢高鐵跨金千鐵路特大橋是全線唯一一座連跨鐵路、公路、河流的特大橋。在施工中,該項目嚴格落實掛籃施工高風險工序驗收、安全作業技術交底、帶班生產和安全包保等舉措,大力推進班組標準化建設,從安全、質量、進度、環保等方面全方位精細化管理,安全、優質、高效地完成了各項節點目標。
成型后的無砟軌道(唐業堡 供圖)
該項目無砟軌道長度為74.43公里,全段采用CRTSⅠ型雙塊式無砟軌道,具有技術標準高、質量控制嚴等特點。在施工中,該項目創新運用“二次分區振搗工藝”“三步六遍法收面工藝”“一布一管一膜自動滴灌養生”等10多項先進施工工藝,既提升了施工工效又高質量滿足了各項施工要求。
箱梁預制過程中,該項目聚焦“數智化管控”,應用了自主研發的一體式智能變頻壓漿臺車、自動養護系統、自動張拉等智能化設備,并依托測量元件實時收集分析施工數據,確保箱梁預制高質高效。
在架設施工中,該項目超前規劃資源配置,持續強化安全質量管控,成功克服了橋跨結構復雜、小曲線大坡道架梁、鄰近營業線施工等多重挑戰。同時首次采用“昆侖號”千噸級運架一體機完成隧道口架梁作業,并自主研制新型調頭裝置,僅用30分鐘即實現千噸級架橋機在國內首次原地調頭,節約成本約百萬元。
杭衢鐵路龍游北通信光電纜引入間(管若男 供圖)
在電力和通信系統建設中,該項目編制工藝指導圖冊、建立材料封樣制度,深度應用BIM技術優化設備布局和布配線工藝,利用智能化云端視頻監控、P6管理系統應用、工序質量“三檢”模塊等信息化手段對現場安全、質量、進度等方面嚴格控制,實現通信系統智能配線與電力供電結構的精細化設計與施工,順利完成施工任務。
在全體建設者的共同努力下,該項目1次獲評中國鐵路上海局集團有限公司標桿項目部,3次被評為標準化文明工地,展現了企業品牌形象。
杭衢高鐵建成運營后,將在環杭州灣經濟帶和金衢麗經濟帶之間構筑起一條高效便捷的交通大動脈和經濟紐帶,對于優化區域鐵路網結構布局,助力長三角一體化高質量發展,促進浙江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等具有重要意義。(文/唐業堡 趙越 代廣鑫 管若男 部分圖片來源于中國鐵路上海局集團?審核/王佳凱 徐云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