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鐵十一局朱明喜榮獲“全國勞動模范”稱號
本站北京訊:慶祝中華全國總工會成立100周年暨全國勞動模范和先進工作者表彰大會4月28日上午在北京舉行,2426人受到表彰,包括1670名全國勞動模范和756名全國先進工作者。
中鐵十一局經營部市場總監兼中原區域指揮長朱明喜被黨中央、國務院授予“全國勞動模范”稱號,赴京參加了表彰大會。
在朱明喜的辦公室里,三枚金燦燦的獎章在晨光中格外醒目——中國鐵建創效功臣、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全國勞動模范。這位80后屬“牛”的高級工程師,用十八載光陰在祖國大地上澆筑出一條從施工技術員到市場“領跑者”的奮進之路。
2007年,在石武高鐵項目零下8度的寒夜里,初出茅廬的技術員朱明喜裹著軍大衣蹲守樁基施工點,用凍得通紅的手指反復校準定位儀,創下全線樁基垂直度偏差≤0.5‰的施工紀錄。正是這份對毫米級精度的執著,讓他三年間從技術員成長為最年輕的技術主管。
2014年武漢地鐵3號線建設現場,面對武漢商務區站三線換乘、12個出入口同步施工的復雜工況,已是項目經理的朱明喜在辦公室搭起行軍床,帶領團隊連續奮戰47天,首創“時空折疊”施工法,在立體交叉作業中騰挪出關鍵施工面。轉戰武漢地鐵機場線BT項目時,他創造性實施“盾構兵團作戰”模式,并通過自主研發的“地層感知-動態調整”智能掘進系統,將傳統日掘進6環提升至12環,最終提前182天實現全線貫通,成為當時全國開通運營時間最短的地鐵。? ? ?
當應急事件侵襲城市脈絡,這位“城市守護者”總在危難中挺起脊梁。2020年疫情突襲,他第一時間帶隊參建火神山、雷神山醫院和多座方艙醫院,改建優撫醫院,按時保質交付新建床位8000余個,所在單位獲評“中央企業先進基層黨組織”,他也榮膺“全國五一勞動獎章”。2021年鄭州特大暴雨夜,他縱身躍入齊腰深的湍流,用身體為排水機組筑基,28小時連續鏖戰,搶通了地鐵“生命線”。時任河南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周霽代表河南省委、省政府向中鐵十一局贈送了“危難時刻伸援手、抗洪搶險顯大愛”的錦旗。
作為工程建設和市場開拓者,朱明喜緊緊圍繞政府、城市的中心工作,完善健全區域指揮部管理體系,重點開發、扶持、推廣城鄉融合項目,在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麗鄉村方面作出突出貢獻。他積極推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提質增效,為鄉村振興注入“源頭活水”,武漢新城未來灣鄉村振興示范項目等工程穩步推進;聚焦現代化都市圈建設,接連承接利川臨空港經濟產業園、川氣東送二線天然氣管道工程(鄂豫皖贛浙閩段)干線、棗陽-宣城聯絡線隧道工程施工(六標段)等項目,加速破“圈”協同。他深入貫徹精細化管理,踐行“一切成本皆可降,一切成本皆可控”的理念,挖潛增效,保持著中鐵十一局城軌領域完成產值、上交款、項目收益率的歷史最好記錄,確保各項收益“顆粒歸倉”。
不待揚鞭自奮蹄,朱明喜用匠心筑夢書寫著屬于自己的人生篇章。展望未來,他將繼續秉持著初心與使命,帶領著團隊在國家交通網絡建設領域不斷前行,共同書寫新時代的輝煌篇章。(文/董世峙 何赟 審核/陳延安 尚云功)